口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,口炎会波及到患者的颊粘膜、舌、齿龈、上颚等部位,而且口炎在小儿时期是比较常见的,尤其是婴幼儿,可单纯发病也继发于腹泻、营养不良、急性感染等,引起口炎的症状主要是细菌、病毒等,口炎也分为好几类,需要了解自己是哪一类,进行及时就诊。
不同口炎的症状有哪些分型:
1.溃疡性口炎
口腔各部位都可发生,常见于唇内、舌、颊粘膜等部位,可延伸到唇以及喉部,初期会出现充血、水肿、疱疹,后发生大小不等的糜烂或者溃疡,创面覆盖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黄色假膜,反复发作,会导致淋巴肿大,溢血的糜烂面,不久又重新出现假膜,最后导致淋巴结肿大。
主要原因:急性溃疡性口腔炎又称为细菌性口腔炎,发于任何年龄段,特别是婴幼儿发病较多、较重。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,口腔不洁、黏膜干燥等均可导致细菌增生繁殖。
2.疱疹性口炎
齿龈、唇内、舌、颊黏膜等各部位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,周围有红晕,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,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,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,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。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疮疱疹,疼痛难忍,颌下淋巴结经常肿大。
主要原因:主要通过飞沫、唾液、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,也可以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,传染方式主要为直接经呼吸道、口腔、鼻、眼结膜、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。
3.药物过敏性口炎
服用某些药物之后,会导致急性炎症表现,一般在服药后24小时左右发病,早期症状是口腔黏膜充血、水肿或出现红斑和水疱等。药物不断吸收,导致黏膜溃烂。这种黏膜溃烂面不同于口疮表现,在其溃烂面上覆盖血性分泌物,溃面肿胀,常常引起刺激性剧烈疼痛,儿童因疼痛而拒食。
主要原因:药物过敏性口炎是药物通过口服、注射或局部涂搽、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,使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疾病。
口炎的预防措施
早晚刷牙,刷毛需软,饭后漱口,清除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及细菌等致病因素,同时,刷牙漱口可以起到按摩牙龈,促进牙龈血液循环,提高组织抗病能力的作用。特别是对于接受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者,或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,更应当注意保持口腔卫生。
要做到定期口腔检查。口腔疾病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,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早发现、早预防、早治疗。发现龋坏及时修补,防止形成残根、残冠,已有残根、残冠者应及时拔除,这样就可减少口腔粘膜的损伤,从而减少继发感染的机会; 要纠正不良习惯。避免吃过热、过烫及热的粘性食物,防止粘膜烫伤后感染。
温馨提示:如果口炎长期不愈合,清及时到口腔粘膜科进行全面的检查,根据患者的病情、病因、症状等,来针对性治疗,早期治疗能够减少治疗难度,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。